|
|||
烟花的发展史 | |||
2014-07-19 来源:本站新闻中心 | |||
最初的爆竹只是用火烧竹子,使之燃火发声。随着纸的发明与广泛使用,加上炼丹家逐渐发现硝、硫磺与炭是易燃物质。到唐代,爆竹的燃放发展为人们将一支长竹竿点燃,或将一串串竹节挂在长竹竿上燃爆,当时被称作“爆竿”。唐诗人来鹄在《早春》中写道:“新历才将半纸开,小庭犹聚爆竿灰”。“药王”孙思邈(公元581—682年)最早记叙了把硝石、硫磺、含炭物质混合在一起创造火药的“硫磺伏火法”。火药用于爆竹也就逐渐开始,最初是将火药装入竹筒里燃放,后改进为用卷纸裹火药来燃放,爆竹也改名为“爆张”或“爆仗”。到宋代,不仅纸制爆仗兴盛,而且烟花成为节日必需之物。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说:“是夜禁中爆竹山呼,声闻于外。”南宋宋孝宗时,元宵节夜晚在宫中一次要放烟火百余架。到明代,藩王、权贵之家,节日也以放烟火来争奇斗胜,促使爆竹烟花规模、花样不断翻新。 |
|||
|